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整合部门资源力量 改革警务运行机制

禹城公安“1+1+N”组合拳激发社会治理新效能

2025年05月02日09:02 |
小字号

在齐鲁大地西北部,一座承载大禹治水精神的城市正焕发蓬勃生机。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济南“携河北跨”战略交汇点,近年来山东省禹城市公安机关以创新驱动改革,打出“1+1+N组合拳”,走出了一条现代化警务改革的新路径。

整合资源实现精准打击

“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我们依托情指中心、网络战训基地,完善大案要案集中抓捕、凌晨勤务、集中巡防等运行机制,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禹城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陈元旭介绍。

工作中,禹城市公安局及时收集各警种部门实际工作需求,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构建数据模型,全面提升数据分析、查询查证、巡逻防控、线索研判能力,为打防管控服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目前,禹城市公安局汇聚13类内部系统平台和外部相关数据,实现了人员集中、资源集聚、手段集成。

围绕防范重大突发情况,禹城市公安局整合刑侦、治安、网安等警种力量,通过运用“网上+网下”方法,推动警务前端感知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对接街面巡逻防控警力,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的指挥调度体系,实现了一点预警、快速出动、高效处置,有效及时稳妥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做到快速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办案更高效监管更智能

禹城市公安局锚定法治公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枢纽,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让办案更高效、监管更智能。去年以来,禹城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审查违法犯罪嫌疑人和集中送押等方面为民警办案提供强力支撑,相关工作得到民警的广泛认可。这些改变,得益于禹城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自去年以来的提档升级。

为了真正实现办案民警专心于业务,最大化加快案件在办案中心的办理进度。“只要嫌疑人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案民警可以一站式办理入区、看管、审讯、送押等全流程业务。”禹城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梁浩说。

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改变民警办案累、办案难的现状?禹城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进一步优化区域设置,迭代智能系统,明确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11项具体任务,并配备20余人的专职队伍,实行24小时勤务,定人定岗定责,全面承办嫌疑人从入区登记到收押看管等13项全流程服务,全力打造一站式办案的“总基地”。

同时,围绕破解办案难题,禹城市公安局探索推行公检法司一站式办理刑事速裁案件工作机制,推动简案快办、类案专办、快慢分离,由公安组建刑事速裁组办理刑事速裁案件;由检察院设置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成立办案团队;由司法局设立值班律师,对可能判处缓刑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前调查;由法院设立刑事速裁法庭,实现从收押、审查、体检、送押到移诉、公诉、判决全部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完成。公检法司一站式办理刑事速裁案件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案件办理平均用时下降64.3%。

多项创新举措破解民生痛点

前不久,禹城市公安局车站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辖区一家公司因货物订单量骤增,紧急聘用了50名员工。为争取宝贵的生产时间,民警主动上门,将办证设备带到生产车间现场办理临时居住证等证件,赢得企业称赞。

“禹城市政务服务公安专区于2024年3月完成扩建,通过进一步梳理调整通办事项清单,配备‘全科警长’,实现‘全科受理+全科审批’。”禹城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室负责人张青莉介绍,禹城市公安局通过推广“户籍+”服务模式,将车驾管等简易业务集成到户籍窗口办理,有效解决企业、群众来回跑问题。此外,禹城市公安局在市政务服务公安专区优化服务资源,组织6个警种139项业务集中进驻,最大限度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禹城市公安局积极推行一拍通用,实现照片“一窗通拍、全警应用”。群众只需采集一次人像信息,即可办理所有公安类业务。

为了提升群众办事体验,禹城市公安局在市政务服务公安专区配备“前台警长”和“窗口警长”。“前台警长”精准识别群众业务需求,优先引导群众使用自助设备办理业务,合理分流窗口业务,节省群众等待时间。“窗口警长”受理各类疑难业务,并视情况及时解决。针对可能出现的群众扎堆办理业务等情形,禹城市公安局视情启用潮汐窗口,进一步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禹城市公安局以智能化、集成化、一体化为工作方向,联动户政、出入境、交管等警种部门,通过不断优化自助服务,实现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同时,依托山东微警务、交管12123平台,对132项公安类高频民生事项推行一网通办,为群众提供高效精准的秒签式服务。此外,他们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推出周末和节假日全天通办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办事堵点,获得群众好评。

(来源:人民公安报,记者 祝文心 通讯员 刘钊 马永文)

(责编:王先进、刘圆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